记者5月25日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自2016年底上线运行以来,多措并举助力追溯体系建设,目前平台服务范围已覆盖全省所有乡镇,并在全国率先应用区块链溯源系统。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平台注册用户13885多家,其中企业用户13685家。分产品看,粮油3108家、畜禽2398家、蔬菜2072家、水果1852家、水产1806家、茶叶942家、药材249家,其他1258家。带码上市农产品超过13800种,检测信息530多万条,生成二维码数量340多万批次,生成食用农产品合格证147万多个。
记者注意到,这个平台设置了“绿色有机农产品区块链”、“三品一标农产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系统”、“长三角一体化农产品溯源”、“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等功能板块。全省1906个乡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数据在平台实时上报、统计,生成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基于这个大数据,可对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状况做出快速分析。
该平台“安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码跟踪监测系统”的大数据监测信息显示,我省销售往长三角地区的农产品占安徽省农产品销售总数的8.2%(扫码占比),946种农产品具有扫码信息,其中扫码10次以上的农产品达到237种。
“2019至2020年,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连续两年列入安徽省33项民生工程,获得省级财政1.4亿元资金支持,许多地方还进行了配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站站长耿继光告诉记者,这些资金都直接用于了对参与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的农业企业的奖补。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建设民生工程与农业品牌提升行动、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58”行动计划,共同推动我省品牌农业发展取得突破性成就。截至2020年底,全省“三品一标”标志农产品达8383个,超过“十三五”发展目标1983个,年增长率30.3%。“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面积达4995万亩。
耿继光表示,和其他省主要依托企业进行溯源体系建设不同,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依托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北斗精准农业信息工程实验室的技术支持,并委托他们进行技术升级和日常运维。既节约了成本,又充分利用了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的技术力量。该技术团队已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省级地方标准4项,有效提升了追溯系统运行的标准化水平。
为扎实推进追溯体系建设,近年来,省农业农村厅质量安全监管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站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相关培训70多次,参与者超过12000人次,培养了一大批基层追溯技术队伍。
据悉,我省开创的政学结合的追溯系统运维模式,入选了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典型案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技术被省农业农村厅推荐给农业农村部,有望列入2021年全国农业主推技术之一。
Copyright © 安徽省北斗精准农业信息工程实验室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22884号
中国 安徽 合肥蜀山区长江西路130号安徽农业大学中西部综合楼